网站首页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感动故事 > 爱情故事
爱情故事
发现真善美|爱要有你才完整——芷江农妇张良培照顾瘫痪丈夫16年不离不弃
2018-6-8 8:47:50 来源:网络转载 点击: 进入感动论坛

(张良培背着丈夫准备出门。)

(张良培背着丈夫准备出门。)

她咬咬牙,颧骨处青筋鼓起,蹲下来,用尽力气,终于将他背了起来!

他像个孩子,在她的背上,满是依赖!

从卧室出来,几米距离,她走得小心翼翼,生怕摔到他。直到将他安稳地放在轮椅上,她才长吁一口气。

推着轮椅,竹林深处的她和他,默默地坐在太阳里。静得只剩下彼此的世界里,互相一个眼神,也是懂的。

这样的日子,她和他已经过了16 年。她是张良培,芷江三道坑镇枫木坪村白岩山组一个普通的农妇。16 年春去冬来,她尽心尽力照顾不慎摔伤瘫痪的丈夫,让这个家,完整而温暖地存在。

“有他在,家就在。只要能这样平静地生活,我就很幸福了。”这个初夏,竹林里的泥泞小径上,张良培轻轻地说出了她心底最真实的爱恋。

在茫茫人海里,我选择了你

5 月11 日,阳光正好,枫木坪村早早便被太阳叫醒。

从乡道下来,通过一条小溪,便是通往白岩山组的组级公路。没有硬化的毛坯路,汽车很难上去。偶尔会有一台面包车或摩托车艰难地前进。两公里路后,绕过一座竹林,张良培的家便出现在了山头了。

一大早,牵着从邻居家借来的牛、扛着犁,安顿好丈夫的张良培,匆匆地往山上的水田里赶。

绕过一片荆棘,爬上一座山坡,再拐过两道弯,张良培家的“望天田”便到了。“我家里有6 亩田了,我都犁了快一个星期了。这是最后一丘田,今天加把劲,就可以搞完了。”这个嗓门洪亮的女子,做事风风火火,脱下脚上的雨鞋,便赶着牛犁起田来。

“嗨呲,嗨呲……”张良培拿着手中的鞭子,赶着牛,深一脚、浅一脚地在田里忙活起来。泥土难翻,张良培使出浑身的力气,紧紧地握着犁前进,汗水在她黝黑的脸上淌过,她却顾不上擦。“你怕是没见过犁田吧?更没见过女人犁田吧?在我们村、我们乡,也怕就我一人是这样了。”张良培有些无奈地说,没办法呀,为了我的老公和孩子,再累,也得做。

歇息的档口,在树底下的阴凉处,张良培和记者说起了她和老公的故事。

上世纪90 年代初,家住县城附近的芷江镇窑湾塘村未婚女子张良培,年轻漂亮。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幺,张良培深受父母的宠爱。眼看到了结婚年龄,年轻的姑娘却始终没遇到合适的对象。1995 年底,经人介绍,张良培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蒋家跃。头脑灵活的蒋家跃,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县城打工,也做过小生意,才25 岁的他,已经凭一己之力在老家建起了两栋崭新的木房子。

“之前也相过亲,却挑来挑去,总觉得不合适。也不知道为什么,和他见上一面,就好上了。”说起和丈夫的相识,张良培略带羞涩地说,少女时代,总有一些关于爱情的梦想。蒋家跃的聪明、肯干,深深地吸引了她。“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。”张良培笑着回忆。

一来二往,两个年轻人就这样自然地相爱了。

张良培家住县城旁,条件相对优越。虽然,老俩口一直希望女儿可以嫁入城里享福,可是,看到他们两情相悦,也只得点头答应。

在那个年代,农村嫁娶还未流行拍结婚照,也不会刻意装修婚房。然而,疼爱妻子的蒋家跃,却一心想要将最好的都给张良培。去县城拍婚纱照,筹集资金装修房屋,邀请亲朋好友帮忙筹备婚宴……1996 年底,在枫木坪村白岩山组的蒋家那座山头上,蒋家跃给了张良培一个盛大而热闹的婚礼。

婚后,两人生育了一个儿子。夫妻俩在家辛勤而努力地经营,日子过得甜蜜而幸福。

如果没有我,他怎么活下去?

如果,一切都沿着这个幸福的轨道进行下去,该有多好。

时至今日,张良培仍不愿回忆“世界坍塌”的那一天!

2001 年九月初九,重阳节,张良培记得清清楚楚。这一天,天没亮,蒋家跃便起床了。“也不知道昨天请师傅翻修的屋顶做得怎么样,我得上去看看。”说完,蒋家跃便顺着梯子爬上了屋顶。“良培,搞得好呢,没得问题。”说完这句话,蒋家跃便顺着屋檐打算下来。

就在这一瞬间,悲剧发生了。

由于没踩稳梯子,蒋家跃直接从二楼掉了下来,不能动弹。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,蒋家跃被送往了芷江人民医院。

“医生说,摔到腰脊,导致神经受损,双下肢失去知觉,能坐起来算是奇迹,别指望能站起来走路了。”张良培说,她和老公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,他才30 岁啊,怎么能就此在床上度过余生?

在家人的支持下,张良培陪着老公到处求医问诊。按摩、针灸、找草药,能试的方子都试了,能想的办法都想了,可是,奇迹终究没有出现。

“老天不长眼,生活清淡点不算什么,可一个大男人吃喝拉撒都在床上,往后日子咋过。”邻里乡亲,无不这样慨叹。当时,夫妇俩上有近80 高龄的父母,下有一个年仅4 岁的儿子,全家的重担都落在张良培柔弱的肩膀上。村里人都劝她:“良培,跟着他要苦一辈子,走吧。”远嫁外地的姐姐们心疼妹妹,告诉她:“撑不住了,就离开吧,没有人会怨你的……”

“我走了,他怎么办?他还能活下去吗?”张良培告诉自己,为了她爱的这个家,不能走!绝对不能走!

照顾老人孩子、忙着田间地头,还要抽出额外的时间给丈夫按摩、擦洗身子,没有老公帮衬的日子,张良培倔强地忙碌着。看着妻子一天比一天瘦下去,蒋家跃恨自己,恨自己不能站起来,不能为老婆分担。一下子还不能接受现实的蒋家跃,脾气暴躁,经常在张良培面前发脾气。“走,我不要连累你,趁着年轻,你赶紧走吧。”

然而,满腹委屈的张良培,只是默默地擦干眼泪,跑到一边忙了起来。

16 年的风来雨去,这个男人倒下的家庭,张良培便是全部,犁田打耙、挑抬谷桶、喂羊种菜……她无所不能。“我问她,你几双手啊,怎么可以做那么多的事?”村民刘春秀说,如果没有张良培,蒋家啊,早就散啦,垮啦……

我要陪你,慢慢变老……

“这一辈子,是我对不起她。如果有下辈子,我还要娶她,好好照顾他。”在轮椅上,抚摸着20 年前夫妻俩拍摄的婚纱照,回头看着正在忙碌的妻子,蒋家跃满面柔情地说。

结婚20 年来,张良培无怨无悔地操持着这个家,夫妻俩没有吵过一次架,风雨同舟地相互扶持,走过了漫长的艰辛岁月。

蒋家跃给记者算了一笔家庭帐:家里种了六亩田,喂了10 多头羊。每年还种一些反季节蔬菜,在山里造林……“所有的事都是我老婆一人做。”蒋家跃内疚地说,儿子去年下半年刚初中毕业便外出打工,住在一起的老母亲已经80 多岁,这些年,张良培没好好休息过一天。

“别看她老公瘫痪在床,可因为女人肯干,男人聪明,光景在我们村还算是不错的。”刘春秀很是钦佩地告诉记者。

一晚上起床五次给丈夫翻身,成了张良培每天必做的事情,这些年她养成了和衣睡觉的习惯。“他难受时会吧嗒舌头,发出‘嗒嗒’的声音。”吴玉英说,一旦他不舒服,就马上起床过来查看。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16 年,在她的悉心照料下,丈夫很少长有褥疮。

碰上好天气,妻子都会推着丈夫到院子里散散步,或者背他慢慢地走下山坡,去外面看看。

2014 年10 月,风和日丽的一天,想着老公念叨了好久他健康时种下的树,张良培下了一个决心,带丈夫去后山看看。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,翻越两个山头去那边树林,来回也要走上两个小时。更何况,是一个弱女子背着一个50 多公斤重的大男人翻山越岭,艰难程度,可想而知。

说干就干,顾不得蒋家跃的反对,张良培带上一点干粮,背着老公,就出门了。安静的大山里,只有夫妻俩彼此的呼吸声。张良培紧紧地背着丈夫,在山林里,慢慢行走。累了,就将他放在干净的树蔸上,好好休息。碰到年轻时约会的地方,两个人也会安静地待一会。就这样,走走停停,中午时分,张良培终于将蒋家跃背到了后山的林子。

“10 多年了,树都粗了一圈。而你,为了这个家,都老了。”摸着当年种下的树,这个哪怕知道自己终身瘫痪也未曾流泪的男子汉,拉着老婆的手,泪流满面。那泪水,有愧疚,有感激,但更多的,是无声的爱恋。

“树都长大了,你早已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分。”不善言辞的张良培,偎依着老公,温情地说,在一起,是命运的安排。这辈子,跟着蒋家跃,她不后悔。(图/文 本报记者 史琴 通讯员 龚卫国 王英)

(张良培在赶牛犁田。)

(张良培在赶牛犁田。)

(张良培赶羊出门,开始了一天的忙碌。)

(张良培赶羊出门,开始了一天的忙碌。)

(张良培和丈夫蒋家跃甜蜜地坐在一起。)

(张良培和丈夫蒋家跃甜蜜地坐在一起。)

(对于未来,张良培依旧微笑面对。)

(对于未来,张良培依旧微笑面对。)

爱是坚守

十六年,有多长?

十六年,能做什么?

芷江三道坑镇枫木坪村的张良培,在过去的十六年里,不离不弃,用心照顾病瘫的丈夫,用爱抚养儿子、照顾双亲,撑起一个家。她挺起胸膛,让这个濒临破碎的家,过得越来越舒心,她用“不抛弃、不放弃”诠释了什么是婚姻、什么是爱情,什么是责任、什么是真情。

人们常说:“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到头各自飞”。然而,张良培,这个普通的农妇,却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,以羸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。从这个有情有义的好女子身上,我们看到了人性道德的光芒所在,也为我们勾勒出了社会上最宝贵的价值:善良与责任。这份不离不不弃、相濡以沫的人间真爱,形成一股暖流,温暖每一个有良知人的心:夫妻既是同林宿,要飞也得一起飞。

一个农村妇女,虽然很普通却很伟大,一段艰苦生活,虽然很平常却不简单,一种不离不弃,虽然很平凡却很崇高。我们这个时代,亟需这样的人、这样的爱、这样的家庭!张良培,用行动证明:爱情是花前月下,更是柴米油盐;婚姻是家庭事业,更是不离不弃。爱,需要坚守,需要付出。

张良培,用不离不弃的爱,为我们树立起榜样!

相关链接

芷江多举措帮助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

近年来,芷江按照“产业扶持一批、移民安置一批、低保兜底一批、医疗救助一批、教育培训一批”的途径,对全县残疾人按按“一看五评法”识别体系进行精准识别,并将识别出的对象纳入贫困户范围,多举措帮助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。

为了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,芷江残联将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的课堂搬到了果园和养殖场。

同时,根据残疾人身体状况不同,选取适宜的培训课程,真正实现“培训一人,就业一人”

的目标。据统计,2015 年培训240 人次,使这些困难残疾人及家属掌握了一门以上技术。同时,积极引导残疾贫困户以家庭为单位,大力推进优质柑橘、蔬菜、优质水果、养殖等农产品产业发展。截至目前,芷江残联共投入连千村帮万户扶贫村直接帮扶资金3.9 万元,帮助12 户贫困户发展产业;全县残疾人直接帮扶资金21 万元,帮助112 名贫困残疾户发展产业。

另外,芷江还通过股份合作帮扶、联建认购模式、生产合作经营、纳入会员管理等方式,大力推进残疾人发展产业。截至目前,该县有办证残疾人6985 人,其中贫困人口5863 人,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帮扶1367 人,低保政策兜底3450 人,易地搬迁迁出23 人,医疗救助扶持345 人,助学扶助588 人。(本报记者 史琴)


上一篇:车厢内现感人一幕! 爱你,用行动表示
下一篇:因为爱情——靖州女子坚持嫁给尿毒症男友 风雨同舟共写人间大爱
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注: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。凡本网转载的文章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文件资料,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。
版权所有:感动网 2006-2019
感动  感动吧  感动网  感恩网站  感动网站
备案号:豫ICP备08107064号-3